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朱德群/吳冠中/張大千/趙無極

朱德群

















文化的擺渡者

朱德群(Teh Chun Chu,1920年10月24日-)是華裔法國畫家,是法蘭西藝術院中的第一位華裔院士。

出生於蕭縣白土鎮(今屬安徽宿州),1935年考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學習西洋油畫。曾經留學巴黎的林風眠帶他進入了雷諾瓦、畢卡索、馬蒂斯和塞尚的世界,這些藝術大師的作品對於年輕的朱德群來說無疑是一個全新的發現。同年,朱德群認識了一位立志學工科的青年。他在朱德群的帶領下參觀了杭州藝專,被學校的藝術氛圍深深感染,最終決定放棄理工改學繪畫。這位青年便是後來的偉大畫師,吳冠中先生。

1937年,包括杭州藝專在內的所有高校由沿海遷往內陸。在兩年的西遷途中,朱德群與老師同學遊歷了風景秀麗的安徽、湖北、湖南、貴州、四川和雲南。這些旅程讓他真正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老的文明,獨特的風景和多元的民族。這些記憶,即使在他遠離家鄉後也從未忘記。

畢業後在南京中央大學任教,1949年隨校遷往台灣,1955年赴法國後定居。1997年當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

繪畫風格到法國後從寫實轉為抽象,經常用矩形色塊堆砌,如同山城夜景,明暗對比極其強烈,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初次展露頭角

1949年12月,朱德群帶著不捨離開了家鄉,來到台北定居。無比遺憾的是,他留在大陸的作品從此杳無音訊。在台灣,他先後在台北工專和台灣師範學院任教,並於1953年首次舉辦個展。

1955年,朱德群和董景昭女士,即他日後的妻子踏上了赴歐的旅程,於當年定居在世界藝術之都──巴黎。他以前在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的同學,趙無極,也在幾年前做了同樣的旅程。

剛到巴黎,朱德群就被這全新的文化深深吸引,完全沉浸其中。如其前輩常玉先生,他常常流連於羅浮宮的展廳和大茅屋高等藝術學院的畫廊。

1956年,他參觀了巴黎現代美術館的尼古拉.德.斯塔爾回顧展,這個展覽不可思議地啓發了他內心深藏的能量,並最終促使他放棄具象畫,而進入極端抽象。就在這一年,他在法國比較沙龍展出了一幅抽象風景畫。此後,朱德群在法國及歐洲的展覽接連不斷,並得到了藝術界的好評。


朱德群擁有豐富奇妙的人生經歷,他遊覽世界各國,與東西方藝術家共同探索藝術的至美,並融合東西學的精髓,最終形成他獨有的藝術風格。朱德群不但在藝術史上留下了一個註記,而且爲新興的東西方文化聯結做出了卓越貢獻。

朱德群深入地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他是名副其實的 « 多元文化大使 »,而文化的多元性則是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平相處的源泉。


吳冠中

















吳冠中,又名吳荼,1919年生於江蘇宜興。早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專,曾在重慶國立大學任教。1946年赴法國留學,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從蘇弗爾皮教授學油畫。1950年回國,先後任教於中央美院、清華大學、北京藝術師範學院,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吳冠中深諳東西方藝術,他認為“中西結合是時代潮流”,他的作品以單純、飽和的色彩,有力的塊面,飛舞的線條,將復雜的事物歸納、錘煉成單純、素淨的造型,形成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精神和現代形式美感的風格。1974年,他到蘇州寫生,天光湖色之間嬉戲喧鬧、擁擠爭食的鵝群激發了他,遂以清新淡雅的色調,迅急跳蕩的筆觸,記錄下鵝群那充滿活力,富有節奏的場景。畫面上綠色、淺黃色的塊面與白團和紅點的聚散,給人以抽象的形式美感。漁舟中的炊火和晾曬的衣服不僅成為全畫的亮點,也使該畫洋溢著生活的氣息和生命的活力。

高 92  X 寬 175 cm, 橫幅約14.53平尺, 設色紙本


張大千



















張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居士,最早本名張正則,後改名張援、張諠,小名李,號李爰,別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起兮,四川內江人。畫風自成一格,成為近代繪畫史上一大家。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齊名。廿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曾與齊白石、徐悲鴻、黃君璧、黃賓虹、溥儒、郎靜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畫家畢卡索交遊切磋。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多次在世界各地辦畫展,包括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瑞士日內瓦、印度新德里、比利時、希臘、西班牙、新加坡、泰國、德國、巴西、美國及香港等地。1958年,以寫意畫《秋海棠》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選為世界大畫家,並榮獲金獎。1974年,獲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名譽人文博士學位。一生充滿傳奇,如曾赴日學染織,又入寺為僧,並在戰火中遠赴敦煌臨摹壁畫等。雖四處遊歷,對居所卻十分考究,不論四川「梅邨」、巴西「八德園」、美國「可以居」和「環蓽盦」到台北「摩耶精舍」,均極富園林之勝。

張大千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以後旅居世界各地。1976年後定居台北市。1983年,台北故居捐給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愛痕湖, 寬76.2公分,長264.2公分


趙無極

















 “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還能拿畫筆、塗顏料,就一無所懼,我只希望有足夠時間完成手上的畫,要比上一幅更大膽,更自由。”    ——趙無極

趙無極(Zao Wou-Ki,1921年2月13日-2013年4月9日),生於北京,童年在故鄉江蘇南通讀書,並學習繪畫。1935年進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1948年,在父親的支援下,趙無極與夫人謝景蘭一起前往巴黎繼續深造,開始了一條全新的藝術探索之路。   

在隨後的幾年內,他在歐美各國寫生、遊歷,隨著知名度的上升,在各國多次舉辦展覽,與眾多藝術家交友。他將西方現代繪畫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與中國傳統文化意蘊相結合,創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趙無極為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巴黎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校教授,獲法國騎士勳章,曾在世界各地舉辦160余次個人畫展。

他同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作曲家周文中一起被譽為海外華人的“藝術三寶”。




這四位東方的藝術家皆為重要,他們雖然畫風不盡相同,但卻使東方畫風獨樹一格,不再只是模仿西方的風格。


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Big Beautiful Color”-Mark Warren Jacques


 Mark Warren Jacques(馬克·沃倫·雅克)1984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擅長創作幾何圖形與線條組合而成的超現代主義插畫。在Mark的眼裡整個世界是波浪般流動的能量流,他所創作的複雜而規則的線條、艷麗的色塊都非常引人注目,作品即時尚又復古讓人著迷。







在Mark的眼裡整個世界是波浪般流動的能量流,他所創作的複雜而規則的線條、艷麗的色塊都非常引人注目,作品即時尚又復古讓人著迷。

資料參考http://yishuzs.com/2013/04/artist-mark-warren-jacques/




Mark Whalen





Mark Whalen,是一位澳大利亞的藝術家,在網路上很很難找到他的資料,但卻找到很多作品圖



關於他的介紹真的很少,我很好奇他的作品到底是如何創作的,他的作品應該是畫在類似壓克力材質的東西,或著是畫完上面再覆蓋一層壓克力,上面的一筆一劃都是他親手畫出來的,真是令人難以相信,因為真的太細緻了,整體感覺滿理性的,因為都是明確的線條與色塊,他的用色似乎有一套系統,在加上他的畫風跟圖案,整體搭配起來,讓我在看他的畫作時像是進入一個神秘古怪的奇幻世界裡,而每一個畫作裡似乎都隱含著某種故事。



"Foam"- 名和晃平

  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在日本愛知藝術展中設計了一個充滿泡沫雲的暗室。 他使​​用一種混合洗滌劑加入丙三醇和水來製造出這種多泡沫的裝置,命名為“泡沫”。




















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生於大阪,09年以來在東京從創作。2013年揭幕新作《泡沫》。
下面是設計圖

























和晃平將其形容為“像一個原始星​​球上的環境”,泡沫雲通過八個不過的位置進行泵​​送,以製造出一種在暗室中持續運動的狀態。 他對這三種制泡沫成分進行了不同比例的實驗,以達到一種不受重力影響的形狀定型。 泡沫不斷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有機的構造。 它們的體量不斷變大,達到飽和後依然膨脹,蔓延到了整個地面。 














資料參考http://news.zhulong.com/read185005.htm

超寫實雕塑-榮•穆克

Ron Mueck











  榮.穆克(Ron Mueck),1958年在澳洲墨爾本出
生,原為模型製作專家,在美國電視台擔任幕後工作近十五年後,投身好萊塢電影特效工業,之後在英國發展。1990年代,穆克開始製作完全擬真的物件供商業攝影,卻陰錯陽差引來英國收藏家查爾斯.薩奇(Charles Saatchi)的興趣,邀請他以《長眠的父親》(Dead Dad)參加名噪ㄧ時的「聳動」(Sensation)巡迴展,穆克就此揚名國際,並於2001年獲邀參加第四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


  複製穆克父親屍體的模型作品《長眠的父親》,製作極度耗時,穆克甚至將頭髮一根根植入雕塑品,以求絕對擬真,魄人的精緻使觀者亦不得不放慢欣賞的節奏,並在緩慢的觀賞過程中,聽任內在情緒漸漸萌生、發酵。
  
  現代社會最大的特色即是都市的興起和都會化,在這樣一個越趨擁擠的空間中,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係產生了變化,也間接影響了榮.穆克的作品。榮.穆克的雕塑作品擅長分析、解析真實世界和夢幻世界的衝突和抵觸。議論、思索、恐懼、無表情、離異等,圍繞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自身的互動,但人物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卻是能直擊人心。他的人體作品強調細節的逼真和細膩,無論是血管,皺紋還是體毛,都如實的被表現出來。






第一眼見到榮·穆克的雕塑作品,除了驚人的逼真程度,尺寸的變化也是在心理上產生衝突感的重要原因。比真人大或小上許多的雕塑,改變了觀看的距離,以及在空間裡的關係。當我們看到放在地上的巨大手掌,像隨時可以活動起來,又或者栩栩如生的迷你人物,像是有體溫心跳,很容易湧現一股熟悉又怪異的感覺,而這些人物的逼真,更容易讓人對作品情境產生認同感。

參考資料http://blog.xuite.net/tinyiliu/ant/11682505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Body Loud - Ryan McGinley 攝影













Ryan McGinley

萊恩麥克金利(Ryan McGinley)曾于紐約帕森藝術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Visual Arts)學習平面設計,2003年,24歲的萊恩成為在美國惠特尼藝術博物館(Whitney Museum)做個展的最年輕的攝影師。25歲在MOMA當代藝術中心展覽新作。2007年,還未滿30歲的他成為國際攝影中心(ICP)推選出的年度青年攝影師(young photographer infinity awards)



Golden Grassland, 2013


Petra (Pleces), 2013









Blonde Oleander, 2013


















Susannah (Swamp Sticks), 2013
































 Ryan McGinley的作品離不開青春這個主題,人物以青少年為主,裸露佔據重要成分,構圖直接,用色簡單俐落,充滿了夢幻而純凈的色彩。裸體狂奔,肆意奔跑,見證著叛逆的青春,青春洋溢,又彰顯叛逆,有六七十年代嬉皮士的味道。在每一幅作品中,年輕人的生活都顯得激情而快樂,和自然融合一體。


超現實麵條雕塑《韓麵》- Seung Yul Oh


Seung Yul Oh 
韓國藝術家,後移居並入籍紐西蘭。自2005年於奧克蘭大學美術學院藝術碩士畢業,即參與紐西蘭各地多個展覽,作品亦於香港國際藝術展2011展出。Oh 曾於2005年奪得懷卡托國家藝術獎,2007年獲取CNZ獎學金,並於2010年獲邀參與紐約 Harriet Friedlander 駐場實習計劃,到紐約作藝術交流。





於韓國出生的 Seung Yul Oh ,實作及藝術經驗豐富,作品擁有抽象與想像 in one 的融合力,喜以揉和各式物料創作出嶄新的創意,玩味意境濃厚。
一碗碗「韓麵」裏頭,以綜合樹脂沏入一根根的麵條與各式佐料,眼望著舉得高高的麵條,與色彩鮮豔誘人的配料,在豐富的全球一體文化中,彷彿訴盡韓國那淵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懸掛的麵條似動非動,充分標示著飲食文化的動態與靜態,既能勾起食慾,又讓人駐足仔細觀賞。


如果我在展場看到這幾件作品真的會很吸引我呢,他把在地下美食街常會看到的假的食物做成藝術品,光是這個點
子,就覺得他真的很有創意,我想這件作品最有趣味和吸引人的地方是尺寸以及細緻度,他把尺寸放大,麵條拉的超級高,並且又做得很細緻逼真。

每一道麵食都是韓國常見的料理,這也是另一種好玩的方式,向世界介紹韓國文化。






Sheet Music Art 樂譜藝術 by Mike Lemanski








Mike Lemanski


Mike Lemanski是一位英國平面設計師,在插圖和排版方面非常出色,他曾與Google,IBM,可口可樂等大公司合作。他所設計的信息圖表和圖形插圖等都習慣用比較硬朗的線條和跳躍的色彩,搭配起來卻有有種不經意間的美感。




會發現這個設計師是因為在網路上剛好看到他的樂譜作品覺得好可愛,於是就查查看,沒想到他的平面設計作品好多阿,而且都很可愛,上面只放了三張,相較於樂譜他的平面設計就簡單化很多,他的用色很大膽,活潑鮮明,用簡單俐落的圖形與線條構出他所要表達的訊息,我覺得他很厲害的一點是因為用色很繽紛,但卻不會顯得雜亂無章,反而清楚的呈現他要表達的資訊,而且每一張他的作品,不管是比較複雜手繪感的樂譜或是簡單設計感的平面設計,都有一種熱情洋溢、活潑開心的感覺,我個人是還滿喜歡他的風格。